2021年6月5日,正规beat365旧版绿色百名教授讲坛第186讲《闽盐与福建沿海聚落的演变》如期在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。本期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逵老师为我们分享他的学术研究成果。
讲座伊始,赵逵教授播放了一个小视频,让我们大致了解了盐的重要性。盐对于人来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,大型哺乳动物需要摄入盐以维持生命。近代抗战时期,国民党曾经对红军江西苏区进行盐封锁,企图用控制盐资源的方式来阻断红军的后勤补给。盐在古代也同样被严格管控,盐税作为古代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看中。
赵教授多次强调: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盐道是稳定的,运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,而不是像进贡一样,保持一年一次的低频率。故而相同产地盐所供给的区域,文化往来向来都十分密切,盐供给的分区与文化的分区有着很大的关联。接着,赵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各大盐区的分布及特点,他说道:“福建盐的特点是自产自销。福建有着许多山脉,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福建与外省的交通联系,因此本省产的盐不便运输到省外,只能在省内销售。”依据福建本省已知的文化分区,再去参考盐的供应分区图,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关联性很强。赵教授随后讲到福建是最早采用“埕坎晒盐法”的地方,如今福建的许多村镇的名字都带有“埕”或者“坎”,这些村镇很可能是古代的盐产地,在盐产地与盐运地一般会形成较为繁华的古镇。最后,赵教授以宁德市的演变为例子进行了讲解。
盐与福建本省聚落的发展有些很大的关联,赵教授通过研究盐道进而发掘出盐与文化的联系,这样的思路让在座的学生眼前一亮,这也为学生们接下来研究文化的交融和差异提供了一个新视野、新思路。